分辨[腦痛]和[頭痛]

我們常常聽到頭風、肚風,這都是會引起身體不適的症狀,但身體的風從何而來?中醫解釋,風是對症狀的分類法,但凡症狀有大自然風的特性,遊走不定、時有時無,便是風,例如頭風引起的頭痛,不會只像針刺般微痛,而是像風般忽然出現。不過,與風相關的病症有很多種,這篇和大家談談何謂風症。分辨腦痛和頭痛。

頭痛可在多種急慢性疾患中出現,是臨床上極為常見之症狀。本篇僅討論以頭痛為主之證型。

古代醫書中有「真頭痛」、「腦痛」之稱。如《靈樞.厥病》篇曰:「真頭痛,頭痛甚,腦盡痛,手足寒至節,死不治。」《中藏經》云:「病腦痛,其脈緩而大者,死。」可見此所謂之「真頭痛」。「腦痛」,是指頭痛之重危症。腦為人體的重要臟器,古稱: 「腦為髓海,真氣所聚,不能受邪,受邪則不治,」 真頭痛病位在腦,故病情嚴重,有 「朝發夕死,夕發朝死」 之說。隋﹒巢元方《諸病源候論﹒脯痰風厥頭痛候》云: 「…或數歲不已,久連腦痛,故云膈痰風厥頭痛,若手足寒冷至節即死。」 宋﹒陳無擇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﹒頭痛證治》論述了真頭痛的成因: 「或上穿風府,陷入于泥丸宮而痛者,是為真頭痛,不可以藥愈,夕發旦死,旦發夕死,責在根氣先絕也。」 嚴用和《濟生方﹒頭痛論治》云:
「痛引腦巔,甚而手足冷者,名曰真頭痛,非藥之能愈。」 可見此證極其凶險,死亡率高。另有「首風」、「腦風」、「頭風」等名稱,均含頭痛的症狀,如《素問.風論》:「首風之狀,頭面多汗,惡風,當先風一日則病甚,頭痛不可以出內。」後世多將「頭風」、「腦風」視為頭痛之一種,《奇效良方.頭痛》「凡邪令人頭痛者,其邪一也,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。…深而遠者為頭風,其痛作止不常,癒後遇觸復發也。」

風邪分類,簡單可分為「外風」和「內風」;相對於「內風」的成因是本身體質有偏差,如陰虛陽亢而造成的頭暈目眩,生氣過度而造成的肝陽上亢、嘴歪眼斜。「外風」則被認為是內臟沒有大礙,但是因為體質虛弱並皮膚腠理虛弱,加上節氣變化太大,譬如:感冒、肺炎等疾病皆可能被歸類為「外風」的體系而加以治療。

亢證從肝腎陰虛證轉化而成的最為多見。鑑別要點仍然是在於肝陰虛熱為靜態,肝陽上亢為動態這一區別。此外還應補充:肝腎陰虛證除了肝陰虛之外,還存在腎陰虛的病機及其臨床表現,如腰膝痠軟、五心煩熱、腦鳴健忘、龍火內燔、易舉易泄、遺精、帶下之類,都是臨床鑑別的依據。

發表意見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