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醫對心臟認知的異同

西醫主要從實質器官來認識心,心肌肥厚脹大、心器官缺損,或心肥缺血壞死就叫心臟病。其它引發心臟病有神經系統功能引起的心律紊亂,以及循環系統障礙引起繼發性心病如動脈硬化等。

而中醫認為心主神明。為五臟六腑的大主,所有臟器的陰陽氣血失調,都會引發心的症狀,與西方所說的心臟病有很大的不同。對心病的治療是十分廣泛。調理其陰陽氣血的紊亂,平衡其不足或太過,均能緩解心的症不適,堅持治療用中醫各種方法綜合治療一樣可以治好心臟病,不要一聽見心病就只有通波仔。現在的文獻,治療思路都偏向去瘀,往往疏忽了虛的方面,涉及面廣泛,今人多喜看短文:故把我的經驗,分篇述之。先說我觀察到有一個症狀常易被人忽略,有人在勞累時只在心前區汗出如手巴掌大,已顯示其心陽不足,經年累月必發心病,如能及時用桂枝水熱熨必感十分舒適!

發表意見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