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岐老人談鴿子

石岐老人談鴿子

我世代居於石岐,印象中以前家家戶戶都有散養鴿子,每戶養一對二對。屋中最髙的是祖先牌位和白鴿籠。初生鴿經餵養後它就懂得自動歸巢,早上飛出去,傍晚上就主動飛回巢了。傳統的石岐人視為吉祥之象。一為避白字之諱,因其羽毛如乳色,而稱之為乳鴿。與現代人的概念,把剛出世哺乳期的BB鴿稱為乳鴿,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!以前的石岐人買房子,先看有無鴿痕跡,認為有鴿子飛來的屋子風水才好。所謂白鴿眼看人的另一意思是,你的運氣好鴿子才看得你起,如果有外來的鴿子 主動飛入你的屋子,屋主人則認為是大好的吉兆,喜出望外,奔走相告。此與「自來狗富」同義。雛鳥尚知養育之恩,何況長大後朝夕相處定時知返,能說無靈性否?!

有四佰年歷史的西山古寺里,鴿子多得象威尼斯水城,鴿子在天井和大殿里飛來飛去。但從不弄污神台和神像,也不會搶食供品。與香客善眾和諧相處,誰也沒有會想傷害它們!這種情況一直到四九年後,經過歷次殘酷的政治運動,特到是大饑荒餓死人!才徹底歪曲了人和鴿的和諧歷史!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鴿食譜,大量飼養鴿子供食用,這些鴿子生前被困在極擠迫的環境,不要說飛,站都不夠地方,大量飼喂混合各種化學添加劑的飼料,殘酷地催谷增大,完全是被虐待直到被宰。在這種環境長大的生物,根本 對健康無益,更談不上養生了!

當你看完這篇石岐鴿子的故事後,對於是否再點食乳鴿,相信自有答案了!